close

這兩天接連著是薇閣的英資班期末發表會跟康橋的Science & Technology Fair,先給大家看幾張照片,就可以很明顯看出兩個學校的不同。

這是薇閣的發表會,

IMG_3491.JPGIMG_3502.JPG

這個是康橋的發表會,

IMG_3523.JPGIMG_3557.JPGIMG_3532.JPG

薇閣的英資班發表會,展現了學校一貫的優雅氣質,學生們從幾個星期前就開始一連串的準備,從投影片的格式,到學生上台報告的站位,兩人報告的順序,互動的形式。無一不在一個一致的規範底下進行,投影片經過十數次的修改,學生都把報告的內容背得滾瓜爛熟,有些學生在台上也展現了相當的演講技巧,抑揚頓挫加上手勢,內容非常精采,會前的Rehearsal也進行了N次。學生在台上不走動,團隊也不互動交談,純粹把投影片當成一個背景使用,而藉由聲調來吸引聽眾的注意。整個流程在一個嚴謹控制的節奏底下進行,會後沒有聽眾互動的安排,時間控制得非常精準,雖然仍然有些人因為太緊張而在台上當機,但是整體來說兩個小時一氣呵成下來內容非常豐富,是一個接近完美的呈現。

康橋今天的Science Fair就完全在另一個極端,每年舉辦一次的這個發表會,會把學生校內科展的專題安排他們對師長、家長及同學們進行簡報,今年擴大舉辦還有了機器人,創客等等的攤位,是一場熱熱鬧鬧的嘉年華。同學們的作品稱不上成熟,但是這每一個專題老師只決定了方向,所有的製作內容跟簡報都是由小組同學們自己完成,所以五花八門什麼都有,我大致上逛了幾個攤位,由於老師在這整個過程裡扮演的是輔助的角色,大致上並不干預學生的製作,所以每一個作品從研究的角度看都不甚完美,甚至可能有些疏漏,簡報也沒有一定的型式跟流程,就是跟著人流隨機應變,但是每一個攤位的同學倒是都能頭頭是道地告訴我他為什麼這麼設計,如何進行實驗,如何得到結論。遇上外師整個說明就是英文版,遇上家長就轉成中文版。整個活動場地四散在校內各處,現場人很多很亂,但是充滿了活力。

IMG_3537.JPGIMG_3539.JPG

或許有人會說這兩個活動的性質完全不同,沒有辦法相提並論。這沒有錯,活動的本質使得他們先天上的型式就會不一樣。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學校辦理這些活動的流程上面看出兩個學校基本精神上的差異。一個是希望學生能有完美的展現,希望學生不要走冤枉路也不要偏離主題,所以提供一個完整的框架讓學生來遵循,在進行的過程中老師深入掌握學生的專題進行指導。另一個則是只給了基本方向,其他讓學生自由揮灑,老師則站在輔助的角度上面提供諮詢,所以呈現出來的成果不臻完美,但都是學生努力最直接的表現。

這兩種方式沒有絕對的好壞,但是從這裡或許可以給即將選擇學校的家長一個參考。在康橋這類自由學習的方式下,孩子的主動學習意願非常重要,因為除了課本上的基本知識之外,如果你不去發掘不去探索,老師就無法協助你更深入或是更廣泛的學習。而這些設計的活動,也都要靠孩子們自己自動自發的相互討論來完成設計與製作,如果孩子沒有辦法自律並且自發地跟小組溝通協調協作,那很有可能到頭來就是敷衍了事。這在薇閣這種嚴謹的環境下不會發生,老師的教學範圍連同各種可能的補充資料都會鉅細靡遺地提供給孩子,孩子只要按部就班按照老師的規劃來進行就萬無一失,但是對於一些比較有想法有創意的孩子,這個框架有時不只限制了他們的發展,還會在師生之間造成相當的衝突。所以說選學校還是得適才適性,身為家長還真是傷透腦筋。

我們,希望孩子能自由發揮創意嗎? 我們可以接受孩子的學習過程不斷嘗試錯誤而成果不完美嗎? 我們可以接受因為孩子的努力不同,在學校學到的深度跟廣度都不同嗎? 我們希望老師能幫孩子指出best practice,讓他們不必走冤枉路嗎? 我們希望學校盡可能全面的提供給孩子國高中課程內容的各個面向嗎? 孩子的學習目標是什麼呢? 能夠安全一點的拿個完美的會考成績是不是非常重要呢? 我想,回答了這些或許彼此扞格的問題,就會找出一條我們自己認定的路,至於孩子會不會照單全收,那就另一回事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薇閣 康橋 校風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K 的頭像
    KK

    康橋寶寶與薇閣新手

    K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